在衰退的雲林毛巾窟,好家庭逆勢成長

在大陸毛巾競爭下,過去五年來,雲林毛巾窟的毛巾廠,從兩百家減少到四十八家。好家庭去年業績卻能逆勢成長四成,秘訣就是創意行銷 。
(文)林宏達

這是一家讓副總統蕭萬長看了都驚豔的工廠。

在雲林虎尾的稻田中,坐落一家毛巾工廠。走進三百坪大的廠房,生產線上工人重複做著三種簡單工作:裁切、車邊和包裝,但是生產線產出的,一下子是巧克力蛋糕,一下子是白色奶油蛋糕,「看起來是很漂亮的蛋糕,結果是一條條的毛巾,」蕭萬長覺得不可置信。

這家好家庭毛巾公司,成立於民國七十一年,是一家只有三十一位員工的小企業,從三萬元資本、兩三台機器的家庭工廠開始,一做就是二十六年。沒有人會想到,在已經沒落的毛巾產業中,好家庭竟然能靠著創新的商業模式,去年創下達一億三千萬元業績,比前年成長四成,年產量高達五百噸。因為蛋糕毛巾太誘人,連紡拓會都以流行產品邀請他們參加台北魅力展。

雲林虎尾曾是台灣有名的「毛巾窟」,只要是跟毛巾有關的衛星工廠,二十分鐘內一定找得到。但是自從大陸毛巾產業崛起,毛巾窟裡的兩百家工廠,搬的搬,走的走。

好家庭負責人張旭初,是毛巾產業的老兵,國中畢業就在雲林紡織工廠工作。毛巾是紡織業裡最普通、進入門檻最低的產品,只要兩台機器:一台負責裁開毛巾布,一台車邊,一般人家的客廳,就能變身毛巾工廠。但是,這個最簡單的生意,卻也是最難做的生意。

到底有多難做?不但價格戰激烈,甚至只要有一家倒店、低價倒貨,「我就好幾個月接不到單,」張旭初說。但是大陸工廠加入戰局後,毛巾窟的毛巾廠更從十年前的兩百家,一路驟減到四十八家,不但毛巾王國的位置被大陸取代,甚至二○○五年時,大陸低價毛巾,逼得本土毛巾自製率僅剩八%。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其他公司做不下去的市場,這家公司卻能在台灣越做越大? (

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商周網站閱覽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31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xm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