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字 李玉玲
在九小時的全本青春版《牡丹亭》演過一百六十場之後,
「永遠的崑曲義工」白先勇,
推出了他的第二個崑曲青春夢《玉簪記》,
再度展現了他的崑曲當代新美學。
以岳美緹、華文漪的經典表演為本
加上——
董陽孜的書法
奚淞的畫
李祥霆的古琴
以及王童更為淡雅的服裝
與王孟超簡約的舞台
這齣發生在道觀中、跨越宗教凡俗的熾情熱戀
將如何讓崑曲在觀眾心中
重綻奼紫嫣紅?
五年前,白先勇手持牡丹花語重心長說:「過去,我們只推開前窗看到別人種的花,其實,自己的後院也有最美的花。」今年,白先勇手中的花由牡丹變成了蓮花,在青春版《玉簪記》來台巡演宣告記者會上喜孜孜說,牡丹已花開遍地,他的青春二部曲還要再接再厲,樂觀主義的他,「不信青春喚不回」。
《玉簪記》
5/21~23 19:30
5/24 14:30
台北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文字 李玉玲 資深藝文新聞工作者
二○○四年五月二日晚上,作家白先勇製作的九小時大戲——青春版崑曲《牡丹亭》,連演兩輪六場終於圓滿落幕。白先勇領著他一手栽培的一對璧人俞玖林、沈豐英,接受全場觀眾起立喝采。
這不是愛戲的白先勇第一次當製作人,但白先勇從未有如此奇妙的感動:「觀眾的熱情就像潮水浪頭沖捲上來……,他們從內心散發出來的興奮與感動,我幾乎可以觸摸得到。」
《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曾說,有一些遠離當代時空的脆薄文化,極為精緻卻又極易湮滅,只能靠幾個文化人敏感的心、纖弱的手小心翼翼守護,就如白先勇對於崑曲的守護,青春版《牡丹亭》讓「一條貫穿四百年的集體審美纜索終於被找到」。
作家南方朔則認為,青春版《牡丹亭》不只是一齣戲而已,而是一次絕無僅有的「創造性的動員」,把即將消失的事物,重新找回人間。他和白先勇聊天時提到:要創造一種風格,一種品味習慣,甚至是一種「再創造」的心態,縱使不必十齣,起碼也要有三齣吧。
再接再厲二部曲,不信崑曲青春喚不回
被南方朔稱許為讓古典戲曲復活的「現代製作人」白先勇,雖然從未開出支票,是否會製作出青春三部曲,但年過七十的他,耐力和活力卻是驚人,青春版《牡丹亭》在台首演近五年,不但演遍兩岸三地和歐美達一百六十場左右;五年後,青春二部曲《玉簪記》也將於五月下旬來台公演。
五年前,白先勇手持牡丹花語重心長說:「過去,我們只推開前窗看到別人種的花,其實,自己的後院也有最美的花。」今年,白先勇手中的花由牡丹變成了蓮花,在青春版《玉簪記》來台巡演宣告記者會上喜孜孜說,牡丹已花開遍地,他的青春二部曲還要再接再厲,樂觀主義的他,「不信青春喚不回」。
九歲在上海美琪大戲院欣賞梅蘭芳、俞振飛的《遊園驚夢》,崑曲就在白先勇易感的心靈佔有一席之地。但白先勇強調,製作青春版絕不只是單純偏愛崑曲而已,而是源於一種對於文化認同破碎、漂泊的焦慮。
白先勇意識到崑曲背後深厚的文化意義,文學上,從《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經過多少高峰迭起,到了明清已進入成熟期;就音樂來看,崑曲也是經過多少音樂家的錘鍊;整個崑曲藝術可說是集文學、音樂、舞蹈大成,要舉出能代表中國文人雅士的傳統,非崑曲莫屬。
「可是,這個古老劇種就像放在角落已蒙塵的古物,光芒盡失。」白先勇開始思索:「傳統不是靜止不動,一個活的傳統一定是流動的,雖有源頭,但會向下流;否則,崑曲就只是放在博物館的化石,成為一灘死水。」
白先勇感慨:看汪世瑜、張繼青、蔡正仁、岳美緹、華文漪等崑曲名角演戲,雖然能夠滿足感動,但他開始憂心,崑曲演員老了,觀眾也老化,崑曲越演越老,《牡丹亭》柳夢梅、杜麗娘的浪漫愛情神話,呈現的應是無限春色,而不是在秋天裡遙憶春天。
白先勇舉「一代伶王」梅蘭芳為例,能夠受到觀眾歡迎,是因為梅蘭芳對於傳統戲曲的革新,創造出代表那個年代的美學觀。戲曲走到了二十一世紀,它的美學觀又該如何建立?
「尊重傳統,但不因循傳統;利用現代,但不濫用現代。」
白先勇說,製作青春版崑曲,確實給自己出了大難題,有些地方戲曲「滑點邊」還可以被接受,崑曲太精緻了,有一定的高度,加入任何元素都得小心翼翼。
製作青春首部曲《牡丹亭》時,白先勇就給青春版定了調:「尊重傳統,但不因循傳統;利用現代,但不濫用現代。」白先勇認為,要讓崑曲青春再現,就要有符合現代新的製作觀念,兩岸結合互取所長是策略,白先勇說,大陸有最好的崑曲演員,而台灣近三十年來劇場成績則勝出,《牡丹亭》製作群樊曼儂、王童、林克華、王孟超等都是頂尖的,是青春版文化工程可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青春版美學的建立,則是白先勇思考的另一重點。他以《牡丹亭.驚夢》花神為例,過去由他製作及看過的《牡丹亭》版本,花神那段不是穿得像宮女,手中拿著塑膠花搖呀搖,就是生旦淨末丑全上,沒一個符合白先勇的理想。
白先勇說,以前對於花神沒有太多體會,後來慢慢看出潛藏的意義。《牡丹亭》整齣戲就是一個神話,滿園春色就是要花神陪襯,王童為眾花神設計繡滿節令的奇花異草,頭戴鮮花,配合上舞蹈,為整折戲帶來「花開蝶戀、春物春情」旖旎夢境。
白先勇企圖透過青春版喚醒e世代的青春夢,不只台北首演獲得滿堂采的認同,五年來,青春版《牡丹亭》跑遍北大、南開、台灣政大、美國加州大學等海峽兩岸及美國名校,一樣轟動,白先勇只能以「瘋狂」兩字形容這樣的盛況。
一位政大學生演後座談時感動說:「我以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白先勇認為,藝術的價值是普世、超越政治,沒有語言、文化的隔閡。二十世紀以來,中華民族被西方強勢文化所淹沒,文化認同是破碎的,這讓白先勇感到很焦慮,他才會跳出來製作青春版。讓白先勇欣慰的是,青春版終於勾動中華民族文化的DNA,這和看西方歌劇、芭蕾舞的感動是不一樣,青春版喚醒的是對自己文化的認同,不再是失根的漂泊。
(全文詳見《PAR表演藝術》雜誌第196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