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9期封面
文字 黎家齊

懸缺兩年,國家交響樂團(NSO)新任音樂總監人選終於在日前出爐。呼聲最高的旅德指揮家呂紹嘉眾望所歸,已確定自二○一○年八月起執掌兵符。指揮是樂團的靈魂,這個舞台上的英雄人物,不僅主宰著一個交響樂團的特色與風格,更是領導樂團發展方向的關鍵角色。今日的NSO是過去眾多指揮努力的成果,包括前任總監林望傑、簡文彬及現任藝術顧問赫比希,而曾任前德國漢諾威歌劇院音樂總監的呂紹嘉首肯接任後雖表示:「大家不要過度期待,以為我一上任,所有事就會馬上好轉,還是要給我和樂團時間。」但無疑,NSO將邁入一另個令人期待的階段。

回顧二十世紀音樂史,優秀指揮家投注畢生的熱誠精力,造就成功樂團的經典範例可說不勝枚舉,諸如卡拉揚與柏林愛樂、傑利畢達克與慕尼黑愛樂、普雷特涅夫與俄羅斯國家管絃樂團、葛濟夫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伊凡.費雪與布達佩斯節慶管絃樂團等。雖然每個指揮的行事法則、領導風格不盡相同,但身為樂團的掌舵者,既要可以型態多樣滿足不同的人,多變的指揮權杖下,亦要回歸「從音樂而來、朝音樂而去」的單一態度和信仰。在市場導向的二十一世紀,不隨波逐流、堅持音樂本質的指揮家更顯彌足珍貴,一如呂紹嘉接受本刊採訪,談到未來五年對NSO規劃時所說:「我們從開『好的音樂』會作為起點。」

同樣的在戲劇界為表演藝術而奮鬥,持續追求藝術的本質,現已高齡八十五歲的當代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從寫作《空的空間》一書到今日,在劇場創作的探索之路上從不停歇。即將在台北藝術節上演的作品《何以如是》,叩問的即是劇場經驗的核心:為什麼?為什麼要做劇場?為什麼要把原屬某人自己的東西,強加給另一個人?為什麼人們要花時間去看別人表演?彼得.布魯克以「為什麼?」這句話打開劇場之門,讓導演、演員和觀眾的人生經驗在空的空間彼此交集、充實、進而具體化——即便「為什麼?」並沒有答案,而是生命的持續追尋。

莎士比亞對劇場創作者來說,也是一個永遠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彼得.布魯克以「開放性」的舞台手法和表現形式,展示他所觀察到莎劇的不同面向;台北藝術節今年邀請的三個國外團隊,也分別以迥異的導演美學、當代的詮釋觀點演繹莎劇。本刊特別企畫「莎士比亞.變形記」專題,從戶外環境劇場演出《重裝馬克白》、《低迴李爾王》的手語轉譯、到《偷窺哈姆雷特》的創新改寫,一窺二十一世紀莎劇製作的走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CHP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