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際投資瞭望

(文)鄭煥昇

自二次大戰以來,夏季奧運主辦國的經濟成長率都有在賽事隔年走緩的傾向;而中國能不能成為五十年來第一個例外,要在兩項背景下進行觀察,首先是美國經濟可能持續弱勢,再來就是中國升息與升值的效應久經遞延,奧運閉幕後將可望開始發酵。
我們進行此項觀察的焦點有二,分別是資本支出的循環與奧運光環效應。雖然未來幾年影響中國經濟走勢的因素眾多,但我們在此排除其他影響因素而聚焦在奧運的一次性效應,且把觀察的重心放在資本支出的循環上面分析。

我們檢視自一九五六年以來奧運主辦國的經濟表現,結果發現一項極類似的共通處,那就是在奧運舉辦的那一年,這些主辦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都呈現加速,而下一年度則幾乎都呈現水準以下的成長力道。

奧運歷史經驗 主辦國隔年經濟表現下滑

在我們所研究的十一個案例中,僅有一九九六年的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沒有在隔年出現經濟成長下滑。相對而言成長趨緩格外明顯的案例包括一九五六年的澳洲、一九六四年的日本、一九八四年的美國與一九八八年的韓國。另外西班牙更是在一九九二年,也就是巴塞隆納奧運落幕的隔年面臨經濟衰退的窘境。而最近兩屆的雅典與雪梨奧運,比較主辦國希臘與澳洲在奧運前一年與後一年的經濟成長,兩國分別都有一‧五到二%的減緩。

在第一百四十六頁圖當中,我們比較的是在奧運會前後十季(共二十季)裡頭,主辦國GDP成長、工業生產成長與國內投資成長與同期間平均值之間的乖離(deviation)情形。結果發現GDP成長的乖離幅度在奧運前一年中曾達到一‧一%,奧運當年就降至○‧九%,奧運隔年更落至負的一‧二%。以國內投資成長率而言,趨緩的情形就更加明顯了,須知奧運前一年還衝高到三‧三%的正乖離,奧運之後竟狂落到七%的負乖離,上下震盪高達十個百分點。另外從時間的角度來觀察,很清楚的是以國內投資成長最具領先指標性質;工業生產成長的走勢也近似前面兩項數據,但乖離幅度約介於GDP成長與投資成長的震盪軌道之間。

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商周網站閱覽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015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xm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