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幾千台個人電腦需要多少資訊工程師維修與管理?答案是少於100人。採用雲端技術的廣達電腦,將複雜度高的應用程式推上雲端,工程師只要在機房看顧這朵雲,即可有效率地解決員工終端電腦的軟體問題。
《數位時代》撰文=羅之盈

「我們在地圖上看到台灣這邊閃動的紅圈,就知道這裡有問題了……」,眼前這位語氣平穩的中年男子,舉起手在顯示兩岸地理全景的螢幕牆比畫著,這不是氣象局颱風預報中心,而是年產近四千萬台筆記型電腦的廣達電腦機房重鎮。

廣達電腦資訊應用處副處長李振忠解釋:「從這裡我們能監控到其他分公司的電腦狀況,員工通報故障也可在此查看。」一旦問題達到一定層級,就會顯示在兩岸地理全景,由監控人員從機房處理或將任務發配給工程師。由這個二十四小時輪值的控制中心和這面「氣象資料牆」,不難看出廣達內部資訊系統的集中管理策略。

目前是全球第一大筆記型電腦研發設計製造公司的廣達,面對不斷擴大的公司駐地,從二○○○年前往中國設廠開始,廣達內部控制系統開始朝向集中化管理。除了將公司內部大型核心資料庫,如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業資源規劃系統)、HP系統(Human Resource,人力資源)等,存放在伺服器端,在二○○四年開始,更進一步在終端與伺服器中間,造出存放「應用程式」的雲。

公司占地廣,到點維修耗時

這朵「廣達應用程式雲」,內容包括訪客系統、工程研發系統、供應鏈操作系統、物料管理系統等,多半由廣達自行開發而成。李振忠表示,就資訊管理角度來看,應用程式是變化最多的部分,每位員工需要的程式不同,每台終端電腦品牌或等級也不盡相同,造成管理上的困難。

一般企業管理應用程式的方式是,每進來一個新員工,都需要到他的電腦前重新設定,並將該名員工需要的應用程式安裝在他的電腦裡,即便後來可設定自行更新,也常常會因為下載問題而出現故障,此時員工多半只能請資訊工程師當面逐一排除障礙。李振忠笑著說:「在廣達林口研發大樓,光是走過去維修就要花不少時間了,何況還有不在這裡的其他單位。」林口大樓占地六萬兩千坪,是中山足球場的三倍半,中國廠區比林口大樓還要大兩、三倍,可想見工程師親自到點維修會變成資訊中心的負擔。

因此,二○○四年廣達逐步在伺服器資料庫端與終端電腦中間,多加入一層應用程式管理伺服器,使用者需要資料庫資訊時,會先連進應用程式管理伺服器,選擇適用的應用程式,再透過它往更深處的資料庫提取或寫入資料。當使用完成後,應用程式即還回去,並不會存放在終端。對使用者來說,和過去使用情況雷同,並不會增加困難,但對資訊中心來說卻大大不同,「以前我們要管理維修幾千台電腦,現在只要管理好中間幾十台應用程式伺服器就可以了。就軟體應用程式維修來說,至少減省一半以上維修人力!」李振忠肯定地表示。

至於造雲增加的成本,主要來自增購伺服器,因為程式放在雲上,伺服器資源必定增加,相對的終端電腦配備則可以降低。就生產電腦設備的廣達來說,目前為應用程式雲添加的二十片左右刀鋒型伺服器,成本約三百萬元,與省下的人力相比,李振忠說:「絕對值得!」 那麼全部的企業或系統都適合使用雲端嗎?廣達的使用心得是具有兩種特性的特別適合:一是每個人都需要使用的程式,二是使用頻率不高且占伺服器資源較少的程式。相反的,有某些類型不適合使用雲端,例如特定領域、獨特的製程繪圖程式,平時只有特定幾個人會使用,每次使用都會占去大量伺服器資源,這就比較適合直接安裝在使用者終端電腦上。

廣達目前全球員工超過三萬人,台灣研發工程重鎮約有三千五百名員工,資訊中心需要管理看顧的終端電腦超過四千台,透過集中管理策略,雖然無法降低終端電腦的硬體與連線問題,但是卻可大幅降低軟體障礙,減輕人力負擔,在不斷要求成本下降的製造業中,是內部控制的成功策略。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10月1日出刊《數位時代》,全省書店及便利超商熱賣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xm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