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房價再跌,我還是買不起」的無力感呢?其實,買房子並不難,難的是,你沒有做好調整購屋心態的準備,以及長期的理財規畫。

首購族陳瑨陽、陳書婷
   棄內湖小套房 到三重買兩房


夏末的傍晚,陳瑨陽與陳書婷夫妻一身輕便的來到三重住家附近的萬坪河堤公園。踏著青青綠草,聽著潺潺流水,迎著風愜意的騎腳踏車,對他們兩人來說,這是生活中最棒的休閒運動。

2年前,陳瑨陽夫妻倆為了結婚,準備晉升有殼族。先生在內湖某電視台上班,因此有捷運、綠地、賣場、百貨、生活環境極佳的內湖,原本是他們心中理想住所的第一順位。但是當夫妻倆開始規畫購屋預算時,才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存有一段差距,「理財專家常說,房貸不要超過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因此我們可以接受的房貸要控制在3萬元內,以貸款利率2.8%、20年計算,總價得壓在630萬元左右。」

無奈 薪水跟不上房價

但是,內湖的房價漲勢在大台北地區是數一數二,就算看屋時,有些仲介會以「還息不還本的寬限期」來說服他們提高購屋預算,不過陳瑨陽就是不為所動。在這段過程中,也讓他有「薪水總是跟不上房價」的感嘆。

陳書婷表示,「我最喜歡美麗華百貨附近的環境,但是預算只夠買到10多坪;東湖房價雖低一點,但每坪也快逼近30 萬元。」看了幾間內湖的房子後,她意識到,想住內湖只能挑小套房,不然就是屋齡較高的公寓。

可是夫妻倆的想法不一樣,「老公寓除了需要一大筆裝潢費外,貸款成數拉不高,再者以後出脫,新房子應該比老房子好賣,而且只要買些家具就OK !」

抉擇 內湖優 還是三重好

於是他們退而求其次,回到陳書婷從小到大住了20多年的三重,開始挑房子。過去三重是早期開發區域,街道凌亂,外來客對三重印象並不好。但陳書婷是本地客,明白三重的優缺點,因此她捨棄中古公寓,在距離捷運沿線5分鐘路程覓屋,「我想找管理佳的電梯大樓,還要附一個停車位,一樣630萬元的預算,在三重可以買到比內湖大一倍的房子。」書婷心中已有了譜。

然而,新的電梯大樓在三重畢竟是少數,「喜歡的太貴,符合預算又看不上眼,」考量地點、環境及價位等因素,仍找不到適合的房子,就在她想放棄的同時,一位仲介回電說:「上次看的大樓是投資客的房子,但有另一戶建商保留的一手屋,每坪開價可以少3萬元。」

原來投資客不輕易降價,反而是建商保留戶,開價比較實在。這個重要的轉折,讓夫妻倆最後決定棄內湖而就三重,足足殺價了100多萬元才成交。「我一直以為買房子,殺個3、40 萬元就很了不起,當初我就是有點灰心,抱著『如果談不到這個價錢就算了』的心態。」陳書婷開心的說明殺價的祕訣。

這個買屋的經驗,讓她了解到首購族在交易的過程,難免經驗不足,但不要因為臉皮太薄,不敢用力殺價,甚至天真的以為10 多坪的套房真得夠住。現在回頭來看,夫妻倆覺得選擇三重的二房電梯大樓,會比買內湖的套房好,日後脫手也比較容易。

分析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搬到三重後,陳瑨陽的代步工具從汽車變成腳踏車或機車,每個月省下油錢、過路費、保養費大約4 千元。他們也很守本分,將房貸控制在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也絕不使用寬限期,讓銀行無法多賺他們的利息。

買房子必須經過仔細盤算,陳瑨陽和陳書婷並沒有因為置產而讓生活變得拮据,甚至還有一些餘錢,可以買儲蓄險。陳書婷說,原本也曾想過要搬到基隆夫家附近,600 萬元預算都可以買透天厝了。可是買房子,不是坪數大或價格便宜就好,還得同時考慮交通、預算、生活、工作等因素。

就是這樣理性的分析、不衝動下手、也不被市場牽著走,才能讓這對六年級的新婚夫妻,在高房價時代、有限的預算中,順利找到他們的理想屋。

BOX:專家建議:永慶不動產三重重新加盟店店長 陳大川

三重市與繁華的艋舺、大稻埕僅一水之隔,是台北市早期開發區,交通四通八達,有中山高速公路,往台北方向有5座橋樑,往板橋、新莊也有1座橋,兩條興建中的捷運是新莊線及蘆洲支線,各有3個站。新莊線為台北橋站、菜寮站及三重站,表定部分將於2011年6月完工;蘆洲線包括三重國小站、三和國中站及徐匯中學站,計畫2010年12月通車。

進駐三重,以捷運三重國小站的生活機能最佳,距離台北市最近,附近有夜市,部分高樓層有景觀,缺點是道路狹窄、沒有規畫,且以老舊公寓居多,目前新成屋行情每坪25∼26萬元,中古華廈20萬元,公寓在14∼16萬元。

至於捷運三重站最具未來性,因其規畫機場捷運經過,是三重唯一的雙捷運站,而附近的集美國小,是三重的滿額學校,不過缺點是附近生活機能較差。目前三重站的行情,新成屋每坪30∼33萬元,中古華廈20∼22萬元,公寓14∼16萬元。過去SARS時三重最低價位是新成屋16 ∼ 18 萬元,公寓曾跌至10 ∼ 12 萬元,如今三重新成屋普遍在20萬元,算是這波房市回升中漲幅相對較小的區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neyp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