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門幫」百年智慧

划著舢舨,一趟只賺一角錢,金門幫靠這一角錢起家,最後壟斷南洋九成以上的舢舨業,進而攻進海上貿易,全新開展金門幫的企業版圖。獨立創業可以等上四分之一個世紀,錢來得很慢,但是像涓涓流水,一開始運作就會源源不絕,而且留得久。
文‧胡釗維

十月二十二日,英國維京集團(Virgin Group)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帶著子女,歡欣鼓舞的駕著紅色船身的超級帆船「維京財富號」從紐約出發,要橫渡大西洋,企圖改寫世界紀錄。

同一天,近千位落腳東南亞的金門商人聚集到廈門,參加第三屆「世界金門日」,除了尋根,也展現金門人在東南亞的經濟實力。他們都沒有富爸爸,航海對他們來說也無法當成娛樂;一艘艘舢舨在三百年前從金門的碼頭發出,金門人是把航海當成「搏命」的工具。

金門,人口不到十萬(約八萬三千人),但目前遍布在全球各地的金門華僑卻高達七十餘萬人(含後代),這群「金門幫」雖已離鄉背井至少六十年,卻相繼在異地開花結果。

出走搏生機!逾半死於海上,成功者僅萬中取一

被稱作新加坡「船王」,擁有近百艘集裝箱貨輪的張允中指出:「我離開金門時,金門的農作物只有土豆(花生),根本沒有人想要。」資源幾乎是零。出海可能會死,留下卻不一定活得下來,所以刺激一代一代的金門人搭著舢舨,離開家鄉,形成冒險、不安全感、隨時準備移動的性格,類似海上「吉普賽人」。

亂世、逃命、窮,是金門人早年共同的宿命。選擇離開,跨出海洋就是生死關。


金門模範街曾是金門最繁華商圈,如今則為觀光客的必訪之地。(攝影●賴建宏)

超過三個月見不著陸地會是什麼景象?有人被逼著跳海,有人被逼著吃人肉,或是被別人吃掉……。在黃東平《僑歌三部曲》書中的記載,由於木帆船上裝載的食物、飲水不足,就會逼著人做出求生必須的「本能」。

沿途海域多是湍急的海流,吞噬移民的生命,因此流傳下來「六死三留一回頭」這句諺語,一半以上的金門移民葬身魚腹,真正成功移民的其實不足三成。何況,登上岸還不能代表著事業成功,能夠回來參加「世界金門日」的更是萬中取一。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點此看精彩文章全文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475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xm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