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新興市場研究團隊
亞洲首席分析師 林崇文:投資新興市場2年會賺錢

外資資金撤出新興市場,部分新興國家股市跌幅更甚歐美,持有新興市場基金的投資人,究竟該何去何從?

這波金融風暴就像是沒有特效藥可救的重症,一路從美國延燒到歐洲,連遠在千里之外的亞洲,非但沒能逃過一劫,反而成為外資資金調度的提款機,部分新興國家股市跌幅還高於歐美,甚至二次亞洲金融風暴的傳言再起。

2年前在新興市場賺翻了的投資人,現在卻賠到慘不忍睹。滿手新興市場基金、焦躁不安的黃珍妮說:「不過才短短幾個月,我定期定額投資的基金就從賺1成多,變成虧損將近5成,這樣的跌勢還要持續多久?究竟該不該繼續扣款?」

新興市場現在進場 2年可賺錢

投資人擔心新興市場不知何時才止跌,新興市場教父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團隊的元老級人物──富蘭克林新興市場研究團隊亞洲首席分析師林崇文,10月初來台進行3天的巡迴說明會時,接受《Money+》獨家專訪,他為投資人提供了面對股災的三大因應策略。

幽默風趣的林崇文、正常看待這場正在進行中的金融風暴。他認為,空頭時期股市的底部很難抓,但新興市場股市已經過度反應了,「現在投資人最缺的是信心,所以我們的角色就是握著客戶的手,告訴他們風暴一定會過去!」

林崇文建議,投資人現在只需要做三件事:(1) 不要借錢投資;(2) 不要猜測底部,危機就是最佳買點;(3) 定期定額buy and hold(只買不賣),你會發現2年後就能夠賺錢。

以下是此次的專訪內容:

Q:美國國會通過7千億美元紓困案後,對全球及新興市場有什麼影響?
A:現在全球市場缺的是信心,紓困案只是一個開始,雖然無法「立即」解決問題,但可望改善市場的流動性,並讓股市止跌回穩,不過我們仍要同步觀察後續執行的成效,以及了解真正的壞帳到底有多少,才能確定景氣復原的時間要多久。在新興市場方面,多數國家股市是歐美資金的提款機,必須等到歐美股市先止跌了,外資才可能回流,但我認為新興市場股市已經過度反應。

中國股市 有最多便宜股票

Q:修正後的新興市場,你最看好哪個區域?
A:全球3大新興市場以中國最早跌、跌幅也最深。其實3大市場各有不同的題材,像能源、原物料、人口消費等,但現在相較之下,中國股市相對便宜。過去中國的經濟成長率維持在9∼10%,即使受到全球經濟衰退影響,估計今年仍有7∼8%的亮麗成長。

先前中國政府為了對抗通膨,採取宏觀調控措施讓經濟成長放慢,並不是基本面出了問題,現在我們也看到中國政府啟動6年來首次寬鬆貨幣政策,調降存款準備率,而這波風暴的元凶,房地產泡沫化問題,也不是全面性的,只有廣州及深圳等南方城市較嚴重。

我認為中國出口會受到景氣放緩影響,但中國內需成長空間很大,是3大新興市場中擁有最多便宜股票的國家。雖然印度、巴西、俄羅斯也有很便宜的股票,但這些國家部分產業受到政府限制,未來爆發力受限,選股就要很謹慎。

Q:如何在新興市場中找到好股票?
A:現在我們只鎖定在全球具領導地位、擁有足夠現金流的龍頭公司,我認為能在這場不景氣的淘汰賽中存活下來的公司,待經濟回溫後,股價會有不錯表現。

目前要挑到好股票,除了看本益比外, 我們更重視「PEG」, 也就是EPS 的成長率。因為未來2∼3年全球面臨嚴峻的考驗,2009年上半年的景氣鐵定不會好,企業獲利一定要到2010 年才會明顯好轉,因此現階段選股更要重視「G」的部分(指的是,年度每股淨利增長)。

以中國為例,我們看到部分企業帳上的現金流,相當於總市值的30 ∼ 40%,像這樣手上現金滿滿的公司,就算股價再跌3∼4成,也不會讓人太擔心(笑)。但是,我們還會進一步拜訪公司,了解這些現金是可以自由動用的資金,而不是被綁住的死錢,簡單的說,「便宜且安全」是我們當前選股的重要課題。

Q:現階段對台股的看法為何?會不會加碼?A:至10 月初台股的表現,在新興國家中相對抗跌,甚至在今年上半年總統大選前後,漲幅居全球前二名,但若時間拉長至5年來看,台股的表現又相對落後,主要是過去台灣與中國孤立的關係,無法像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搭上中國成長的列車。

目前我們對台股仍是Underweight(減碼),主因是美國景氣趨緩勢必影響台灣出口,這是因為科技股占台股比重過高所致。長遠來看,兩岸關係的鬆綁會有利於台股,目前我們在台股持有現金流較大的公司,如大型電子權值股、銀行、電信及IC設計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neyp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