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ney+cover No18-S.jpg


撰文:劉志明

危機就是轉機,這是千古不變的硬道理。

著名的醫療學者漢斯‧賽立(Hans Selye)博士還是醫學院學生時,因為實驗培養的部分細菌被青黴素所吞噬,感到很頹喪,覺得白白浪費了1年的生命。到了1928年,年輕的蘇格蘭細菌學者亞歷山大‧富林明(Alexander Fleming)也發現了同樣的現象,但他卻注意到青黴素的救命特質,因為它能將細菌吞噬掉,於是發明了盤尼西林,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藥品發明之一。

以積極的方式去看待事情,還是以消極態度去面對世界,得出來的結果也就因而有所不同。當多數人愁眉苦臉應付金融海嘯時,對一些競爭力強勁的企業來說,或許反而是一個擴展市場版圖的大好良機。

發明「新興市場」一詞的國際投資經理人安東尼‧范艾格特梅爾(Antoine W. Van Agtmael)就形容,從某種層面來說,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就像青黴素一樣,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個可能終結亞洲奇蹟的破壞力,其實反而是一種去蕪存菁的力量,它將倖存者改造為更強健且更具全球競爭力的企業。

以南韓為例,亞洲金融風暴蔓延時,許多企業財務拮据,但部分企業非常清楚,絕對不可坐待理想狀況或最佳機會出現,聽天由命是不能成事的。因此,一些原本無限制擴張的企業開始思考:哪些事業該放棄、哪些事業該整併?其中原本已岌岌可危的三星集團(Samsung Group),經過深思後決定整併DRAM事業,放棄汽車事業,再致力發展品牌。結果風暴過後,三星集團成為足以威脅日本新力(Sony)的消費電子產品大廠。

而台灣的企業也是在亞洲金融風暴後,展現競爭力,體質優良的台積電(2330)在晶圓代工業務中崛起,鴻海(2317)也成為電子代工的龍頭,成為一方之霸。

美日企業明星光環消失

從美國次貸風暴演變而成的全球金融海嘯,一樣也開始發揮「青黴素」的力量。只不過這次的情況將大為改變!「過去歐美日企業的明星光環消失了,接下來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掌握未來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的新興企業,將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崛起的世界之王。」在全球經濟復甦時機仍渾沌不明的此刻,范艾格特梅爾做出了大膽預測。

范艾格特梅爾認為,由於過去數十年的美好光景,導致許多基礎穩固的老牌跨國企業,累積了層出不窮的員工社福保障問題;而過去一度處在全球經濟末稍部位的新興市場,現在卻扮演著核心角色。

「隨著美國、歐洲和日本喪失他們在財富和科技方面的傳統主導力,全球的依存關係也逐漸反轉。」范艾格特梅爾直指,新興亞洲是新興市場質變背後的主要引擎,因為當地的快速成長,其龐大的「胃口」主導了世界鐵礦砂、鋼鐵、黃豆等商品市場,其地位恰如過去主導這一切的美國和歐洲。

「在這個過程中,原本以二流廉價商品製造商著稱的企業,逐漸蛻變成世界級的競爭者、供應商和客戶。曾幾何時,沒沒無名的企業已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號,未來將有愈來愈多的下一個奇異公司和微軟公司是來自新興市場。」

台灣明星企業將乘勢崛起

波士頓顧問集團創辦人布魯斯.韓德生(Bruce Henderson)曾說過,「自然界的競爭是逐步演進的,而企業界的策略性競爭卻是劇烈而革命性的。」這句話印證在這波金融海嘯的企業生存競爭中,再也恰當不過。

例如,過去的全球消費電子之王Sony,去年獲利由1500億日圓(約17億美元)轉為虧損1500億日圓,比經濟學家預估的虧損740億日圓還多了1倍;而世界重量級、同時也是日本最大的液晶電視製造商夏普(Sharp),去年度淨損更高達1000億日圓(約11億美元),為1950年來首見。

不只日本科技業慘賠,世界最大晶片生產設備製造商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去年第4季淨損達1.329億美元,並預測半導體製造及其供應商的處境將雪上加霜,今年第1季營收將銳減36%;世界第2大繪圖晶片製造商恩維迪亞(nVidia)一樣也躲不過風暴的襲擊,去年第4季營收暴減60%,降到4.81億美元,虧損1.47億美元,幅度超出分析師的預期。

而當美國和日本的明星企業接連傳出虧損連連消息時,台灣的明星企業如台積電、鴻海、聯發科(2454)、宏達電(2498)、宏碁(2353),去年獲利仍然不俗,EPS最少都有3.83元以上。

正如人們在拉斯維加斯大賭場所說的:「如果你沒有條件坐在賭桌上,怎能妄想贏得那些賭局呢?」只有保持良好的條件,才能參與競爭,成功的先決條件是能維持生存。同樣面對風暴,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級企業由盈轉虧,台灣企業卻能持盈保泰,維持一定的獲利,顯然台灣企業「度寒冬」的本事比較強。

靈活調度力抗不景氣

曾有新加坡人問郭台銘,為何台灣企業這麼強悍?郭台銘的回答是︰「因為台灣政府效率不如新加坡。」效率不優的政府、與低落的國際地位,其實也造就了台灣企業的草根韌性。而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也曾說過,台灣企業經營靈活,經營者順勢而為,宏碁面對困境的原則,就是一切靠自己,不靠政府,因為政府靠不住。

當年宏碁遇到財務困難,立即採取2項應變措施,首先,長期投資全部暫停,不能為未來透支現在;其次,外在大環境不為自己控制,一般企業缺錢時,通常是「向外找錢」,向銀行借錢,但宏碁是「向內找錢」,例如把存在10家銀行的錢集中存放到3家,把零散的小錢集合起來,更有財務規畫的籌碼,能夠先把自己的「氣」保留下來。

日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用「hunker down」(蹲下)的比喻,表示台積電已做好因應全球經濟衰退的準備,提早減少資本支出。面對這波全世界的不景氣,台灣科技業先採取無薪假來度小月,如果情況惡化再進行裁員縮編,沒有亂了方寸,而能井然有序的面對危機。

不景氣加速汰弱留強

拓墣研究所所長陳清文強調,這波金融海嘯就如同一場富裕的流感,歐美過度消費,造成全球景氣熱絡的假象,現在全部破滅。就整體環境預估,科技產業必須等到2009年年底、甚至2010年初才會有明顯的復甦跡象,因此,現在要比的是風險管理、財務控管能力與執行力,慢半拍的企業就會受傷。

台灣企業的特色就是領導者執行力強,並善於靈活轉變,因此財務健全的科技大廠,如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宏達電、宏碁等,要平安度過這次風暴,絕不是問題。

陳清文認為,未來的世界,精明消費將是主流價值,過去科技產業強調「創新、創新、創新」才能做出明星產品,現在因為不景氣,必須「創新+優惠價格」的科技產品才能勝出。而台灣科技廠商的控制成本能力全球最強,最有能力生產出優惠價格的產品,只要不景氣的恐懼消失,消費回歸正常,競爭力就會被突顯出來。

而另一個台灣科技廠商的利多,則在於市場緊縮過程中,財務不健全與體質不佳的企業,將面臨被淘汰命運。

陳清文舉晶圓代工業務為例,龍頭台積電在不景氣中仍然賺錢,第2名的聯電(2303)可能虧錢,第3、4名的廠商如新加坡特許或大陸中芯半導體,將可能被淘汰或是合併。當小廠退出市場,龍頭廠商將漁翁得利,這讓台灣的科技廠商在度過風暴之後,可能成為未來市場的贏家,甚至成為未來的豐收者。

掌握中國商機 台商較外商更具優勢

雖然目前許多科技產業仍陷入零成長與負成長的陰霾中,新興市場也受歐美經濟衰退的拖累,但因為受金融海嘯的影響較小,尤其以中國為主的市場,領先復甦力道最被看好,包括NB仍保有高成長趨勢,IC也可望溫和成長,這都為台灣科技業提供了一個快速復甦、甚至大成長的機會。

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研究所所長詹文男分析,新興市場因為人口眾多,各國都在擴大內需,這是未來景氣復甦的重要商機,而只有「優質平價」的科技產品,才能成為熱賣的科技商品,像宏碁的小筆電、宏達電的Google手機,價格都比蘋果iPhone便宜,如果可以發展成兼具行動上網、行動電視、電子書等功能的資訊平台,必定在新興市場上大賣,是非常有前景的科技產品。

而不起眼的商機在不景氣中也更顯潛力。例如大陸家電下鄉的商機,由於價格超低,且銷售通路不在都市,外商幾乎搶不到,但台商提供關鍵零件,與中國廠商聯手合作,讓「外銷轉內銷」,分食中國內需商機的機會大增。

陳清文強調,大陸市場潛力足,但需要台灣的相關技術,例如農村電壓不穩定,家電需要穩定的變壓系統;鄉下房子老鼠多,需要防咬的電線設備;鄉村噪音少,因此冰箱運轉的聲音要降低,台灣企業都能提供符合這些需求的技術以及優惠價格,因此台商會比外商更具有競爭的優勢。

在一個競爭劇烈的系統中,廠商的獲利基礎在於競爭優勢,脫穎而出的優勝企業,絕對是能夠快速掌握變動中的商機,並且乘勢而起的企業。套句范艾格特梅爾強調的話,歐美企業經過百年的好日子已經失去戒心,金融海嘯後不適者將被淘汰,反而是亞洲企業如台灣的台積電、鴻海等,雖身處風暴仍能處變不驚,如能掌握中國與新興市場復甦的商機,那麼台灣明星企業邁向世界第一的夢想將更為接近。

6大要件齊備 才能成為世界之王

台灣科技廠商靈活面對不景氣,保有競爭實力,不過若要大步向前走,成為世界霸主,還要有更大的企圖與能力。

綜合范艾格特梅爾與前花旗環球證券亞洲董事總經理,曾經是台灣王牌外資分析師的楊應超(Kirk Yang)等投資專家的看法,台灣的科技龍頭想成為下一個世界之王,必須符合以下6大條件
1. 企圖心強的企業領導人
2. 長期成長
3. 產業的信譽傑出
4. 創新的模式
5. 高市場占有率
6. 精通併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neyp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