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超越古典與前衛的《安蒂岡妮》


《安蒂岡妮》可說是索福克里斯最重要的作品,相對於《伊底帕斯王》,《安蒂岡妮》所具有的政治意涵與女性主義色彩,使得這部作品一直受到當代劇場導演的青睞。

文字 耿一偉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講師
對後人來說,《安蒂岡妮》可說是索福克里斯最重要的作品,這個看法受到不少悲劇研究學者的大力支持,例如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安蒂岡妮》是「悲劇的絕對典範」,他的意見也十九世紀後蔓延開來。即使到了二十世紀,許多作家依舊為《安蒂岡妮》感到著迷,不斷地重新改寫這個作品,像布萊希特,法國劇作家阿努伊(Anouilh)、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黑倪(Seamus Heaney)等人,都曾創作屬於他們觀點的安蒂岡妮。

各持己見的爭辯,人手打造的悲劇
故事一開始,是安蒂岡妮(Antigone)和她的妹妹伊斯墨涅(Ismene)在王宮外碰頭。在對話中,我們知道安蒂岡妮的兩位哥哥皆死於彼此手中。原因是兩人為了爭奪王位而引發戰爭,二哥波呂涅克斯(Polynices)帶領軍隊攻打底比斯。為了捍衛家園,大哥埃特奧克斯(Eteocles)挺身而出,也造成最後兄弟相殘的慘劇。安蒂岡妮覺得自己作為妹妹,基於兄妹之情,有義務去埋葬哥哥。可是新任國王的舅舅克里昂(Creon)以正義自居,反對任何威脅城邦安危的叛徒,甚至包括親人在內。所以他將心中的愛國者埃特斯奧克斯給厚葬,並下了一道命令,禁止任何人去安葬在城外波呂涅克斯,否則就要處以死刑。
但是安蒂岡妮去意已堅,不顧妹妹的反對,私下跑去埋葬哥哥,最後被守衛抓到克里昂面前。克里昂固執自己眼中的國家法律,跟安蒂岡妮之間有一場針鋒相對的辯論,安蒂岡妮也搬出神的律法來為自己的辯護。而貫穿整齣戲的歌隊,也適時以歌曲的方式,提出他們的看法或補充意見,不過他們的立場也跟民調一樣,一直在轉變。由於兩人都堅持己見,悲劇的結果是必然的。
克里昂的兒子海蒙(Haemon)跟安蒂岡妮有婚約,由於父親的一意孤行,當他發現被囚禁在石窟的安蒂岡妮自殺之後,他也將短劍刺自己胸膛。悲劇還不止於此,母親歐律迪克(Eurydice)知道兒子死訊後,也以死亡來對表達克里昂的憤怒,本劇最後在歌隊勸戒世人要謹慎明智的歌曲聲中結束。

女性主義思彩濃厚,當代劇場鍾情安蒂岡妮
相對於《伊底帕斯王》,《安蒂岡妮》所具有的政治意涵與女性主義色彩,使得這部作品一直受到當代劇場導演的青睞。例如對當代前衛劇場影響甚鉅的生活劇場(Living Theatre),就在六○年代末製作此劇,並於歐洲十六國巡迴長達二十年之久,也證明了安蒂岡妮是超越古典與前衛的女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xmag 的頭像
    pixmag

    痞客雜誌櫃

    NTCHP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