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名振
以專注的精神追求更好的設計


Accuphase 社長齋藤重正(中)、國際營業部長川上清明(左)雖然是管理與銷售人才,但是他們可都是工程師出身,對於自家器材的各種設計理念都如數家珍。至於圖右的設計總監鈴木雅臣則是首度來台,這位所有Accuphase創新線路的發明人不但喜歡搖滾樂,在台灣KTV時聽到伍佰的歌曲還驚為天人,馬上變成歌迷!


AAVA採用多個V/I轉換器不同的放大加總,達到與類比音量控制相同的操作感受,但是卻有左右音量精確、噪訊極低的極佳聲音表現。


MCS放大線路採用多個放大線路,但是使用並聯的方式,讓每個放大線路的個別噪訊比起最後的音樂訊號要低上許多,達到極高訊噪比。

最新的後級旗艦M-6000現身。這台Accuphase旗下目前唯一的單聲道後級可輸出150W(8Ω),但是用兩台橋接為一個單聲道的狀態下,則可達到真正四倍的600W(8Ω),可見是貨真價實的大電流後級。一般人需要這樣怪獸級的擴大機嗎?

當代理商通知Accuphase的工程設計總監要來到台灣時,我心中充滿了期待。這家日本頂尖音響廠商的器材外觀雖然一直維持傳統,但是內部的創新卻是連歐美廠商都難以望其項背。他們是怎麼辦到的?設計者是怎樣的人呢?見到鈴木雅臣時我嚇了一跳,他看起來相當年輕,穿著也不是傳統日本大公司主管慣常的黑色西裝,更重要的,與他深聊之後才知道,他是個七零年代搖滾樂愛好者,自己還喜歡彈吉他!我首先問他:那你們會用搖滾樂作為評斷器材品質的測試軟體嗎?鈴木先生笑說不會,因為傳統音響迷不大聽搖滾樂,他們仍然以古典音樂及爵士樂作為最常用的測試軟體。相信也有不少人好奇,Accuphase原廠使用的測試喇叭到底是什麼?他們有許多喇叭,日本常見的Tannoy、JBL當然在列,不過目前最常用的則是B&W 800D。我想這應該也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不過如果你知道B&W喇叭在日本的暢銷程度,應該就不覺得此舉奇怪了。也許台灣眾多 Accuphase迷也可嘗試這樣的搭配。

最簡單的低通濾波器
由於我自己試聽過Accuphase的數位訊源與前級,在今年的「年度器材風雲榜」本刊也將他們的旗艦訊源DP-800與DC-801列入最佳表現,我就先從訊源的問題開始訪問。他們獨家的MDSD(Multiple Double Speed DSD)線路與一般的MDS++線路有個很明顯的不同,那就是前者在訊號進入多個數位類比轉換器前增加了一個延遲器。這個延遲器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鈴木雅臣的回答是:「我們將訊號先升至兩倍高的頻率,再將每個訊號複製成八個訊號送出,而在送出的同時在每個訊號前方增加一點點延遲,訊號經過數位類比轉換、電流電壓轉換後加總起來時,可聽範圍內的訊號並不受這種超短延遲的影響,會結合成一個較大的聲音波型,但是SACD再生頻率以上的超高頻數位雜訊這時就會因為這些延遲,而造成噪訊波型的抵消,變成一種自然的低通濾波線路,這是一種類似梳型濾波(comb filter)的做法。」那麼,這樣一來就不必做類比的低通濾波了嗎?「還是需要,但是由於這時所剩下的雜訊非常低,因此我們只需要很平緩的濾波斜率,就可以把超高頻雜訊完全消除乾淨。而大家都知道,濾波線路的斜率越平緩,我們需要的線路越簡單,會造成的極高頻相位失真也可降至最低。」聽過鈴木雅臣的解釋後,我恍然大悟,原來數位上的複雜化,是為了達到類比濾波線路對聲音影響的極簡化!這個聽起來相當合理的設計,目前市面上也只有Accuphase獨家採用。

AAVA可達到最低噪訊
接著我問到的則是前級。Accuphase所有前級與大部分的綜合擴大機現在都改用獨家的AAVA(Accuphase Analog Vari-Gain Amplifier)音量控制器(僅有最平價的綜合擴大機E-213使用傳統可變電阻衰減音量)。這個音量控制線路的做法也相當獨特:將電壓訊號利用十六個電壓電流轉換線路先轉換為十六種不同大小的電流,而這些電流經過開關切換,進行加總之後,可以產生二的十六次方個,也就是六萬多個階調的音量大小變化,因此操作起來幾乎是無段式的、類似傳統可變電阻衰減器般的做法。當時我也有一個疑問:這樣電壓訊號必須先經過V/I轉換,加總後再進行I/V轉換,這看起來像是多此一舉的事情,為何不使用市面上許多現成的可變增益放大器解決方案就好?

鈴木雅臣解釋:「AAVA的最主要精神,是在完全不經過電阻進行音量衰減。傳統可變電阻的誤差極大就不必講了,就算你用極佳的電阻進行精密配對,仍然會有誤差與壽命的問題。AAVA使用V/I轉換與I/V轉換,也許看起來很複雜,但是這種轉換對音質沒有損害,又可達到其他方式無法達成的完全精準配對。兩個聲道之間的音量永遠沒有誤差,而且使用再多年也沒有任何雜訊。」一旁的國際營業部長川上清明先生也補充:「我們認為低噪訊、兩聲道音量完全相等是很重要的好聲因素,AAVA是唯一能達到我們需要的高標準的方式。」

後級前後均為緩衝放大
至於後級,本刊已經多年沒有接觸Accuphase新款的後級擴大機,因此我也請鈴木先生對他們獨特的MCS(Multiple Current Summing)線路做個介紹:「我們的後級原則都相同:前級進來的電壓訊號先經過無增益的緩衝線路轉為電流訊號,電流訊號接著在多個I/V轉換的時候加上增益,增益線路採用多個放大,因此與MDS++做法類似,加總後的訊號比起每個放大線路個別產生的雜訊都大得多,因此雜訊比就提高了。至於最後的功率級,也是一個無增益的緩衝線路,多顆晶體是並聯排列,因此這功率級就算是輸出極大電流的超大功率擴大機,也不會有很高的雜訊。另外,Accuphase向來在大功率的P系列擴大機上使用的是雙極功率晶體,在功率較小的純A類擴大機上則使用場效功率晶體。但是我們最新的旗艦後級M-6000卻使用了場效晶體,因為這台大功率擴大機,在十瓦以內時是以純A類工作的,因此我們特別向Toshiba訂製了我們所需的場效晶體。」

大家有沒有從這些Accuphase獨特線路中看出一些端倪?它們喜歡使用加總的方式以降低雜訊,這是一般類比電路設計師比較少採用的方法,於是我問鈴木雅臣先生,他所學為何?原來他的主修是電機,在進入Accuphase工作之前,已經在日立半導體服務了十年,工作的內容是LSI晶片的設計。那不是數位的東西嗎?鈴木雅臣笑說:「在我看來,類比與數位並沒有差異,道理都是互通的。」我終於理解為何Accuphase的產品在全世界各地始終能維持不墜的極高聲勢,原來這家公司內居然藏著這樣一位設計鬼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udio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