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大家關心的議題就是:通膨時代來臨,許多基金績效都慘不忍睹,要不要先汰弱留強?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提醒大家,定期定額投資與單筆投資的觀念、目標不同,汰弱留強的判斷條件也不一樣。
1.觀念不同:定期定額的觀念是在市場下跌時持續扣款,賺它爬上來的那個波段,追求的是景氣的循環,一味追逐往上的強勢股,那代表觀念還沒有建立清楚。單筆的觀念則是在市場從底部轉折往上或確認趨勢持續往上時才買進,追求的是景氣復甦或強勁成長的波段,比較像是投資轉機股或追逐強勢股的作法。
2.目標不同:定期定額不是要維持目標報酬,而是儘管現在沒辦法達到目標,過1年、2年或3年,最終能夠獲利。單筆則是希望能在設定的時間內(通常期間不會像定期定額這麼長),賺到預期的投資報酬率。
搞懂觀念與目標不同,就可以很清楚看待「通膨」這件事對手中基金的影響,定期定額是賺景氣循環波段,通膨是景氣循環的一個過程,以通膨來判斷汰弱留強的意義不大,也就是說,即使通膨時代來臨,對定期定額扣款的人來說,作法是沒有任何改變的,只要核心和衛星配置妥當,沒有全都壓在特定市場,不須太過擔心。
反而,定期定額基金汰弱留強是隨時都要進行的,方法是比較同類型基金績效,若你手上的基金績效持續半年時間的表現都屬於後段班,那麼就要進行轉換。也就是,定期定額是永遠不會停扣的,我的作法是達到停利後,將定期定額全部贖回,再繼續扣款,除非績效很差,才換1檔績效好的,但是定期定額的要訣就是絕對不結清停扣,不提前下車。
相對來說,單筆倒是可以先下車,也就是汰弱。單筆投資之所以要汰弱,背後原因在於資產配置。資產配置的目的是說:我希望我隨時隨地看到的報酬率,都可以達到或接近所設定的目標。
例如我最近看印度市場狀況不好,也判斷中短期內績效好不了,印度基金將拖累我的整體投資組合績效,那我就不要印度基金,另外選個前景看好的市場,這就是汰弱,原因就是我期望最後的報酬能讓我滿意。
至於通膨來了,是否該檢視手上的單筆基金進行轉換?答案是肯定的,先前說過,單筆基金投資是要賺市場轉機或持續強勢的錢,而通膨是影響市場趨勢變化的重要因素之ㄧ,當然要評估手中投資市場可能的轉變來汰弱留強。
※精彩全文詳見《Smart智富網站》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
※好習慣可以讓你有錢一輩子。免費測驗:1分鐘評估你的理財習慣!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event/2008/habit/
※本文由Smart智富月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