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rt Wave!
台北藝術新浪潮

時序進入九月,台北藝壇的兩大盛事:「台北雙年展」與「台北數位藝術節」, 捎來濃厚的文化氣息,創造出新的藝術浪潮。 La Vie雜誌帶你漫遊城市,用另一種玩味的眼光,遊歷台北的藝術居所。

Art Wave 1 台北雙年展
全球化思潮下的藝術盛典


第六屆台北雙年展,在夏末秋初正式揭幕,探討的主軸以新自由派資本主義全球化潮流有關的議題為主,藝術家透過各種媒材打開新視野、新思維;此次展區也從北美館延伸到中山美術公園、台北啤酒工廠、捷運忠孝新生站以及台北小巨蛋∕天幕,呈現台北城市特有的藝術風貌。

台北雙年展是城市的藝術盛典,也是全球藝術家對台北的一次文化探勘,此次雙年展以雙策展人方式,請來旅居德國的徐文瑞與土耳其的瓦希夫.寇東(Vasif kortun),兩人各自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卻同樣是策展經驗豐富的藝術工作者。這次雙年展是歷年來作品最多的一次,一共有26國,47組團體∕個人藝術家參展,而策展人也邀請到藝術家暨行動主義者奧立佛.雷斯樂(Oliver Ressler)將在雙年展的主題脈絡中推出名為「世界大一同」(A World Where Many Worlds Fit)的展覽,獻給對抗全球化的運動。


國際錯誤份子的黑色幽默

進入北美館一樓大廳,隨即可以發現持槍、示威的人形立牌,穿梭其間,一群自稱為「國際錯誤份子」(Internacional Errorista)的組織就這樣鋪天蓋地而來。錯誤份子,這樣的概念源自阿根廷的藝術團體Etcetera,他們將恐怖份子terrosit的t去掉,成為erroist,暗諷恐怖主義在全球化議題中,所扮演的棘手事件,許多人害怕甚至不敢談論恐主義,然而錯誤主義卻是一種幽默的理念,錯誤,在藝術家眼中,是一種人生哲學。展場上,可以看到許多標語,讀起來也像詩句般,如:錯誤主義最愛的工具是迷惑、驚訝、黑色幽默以及荒謬乖誕∕偏離和失敗的作為是錯誤主義者的愉悅。


來杯自由啤酒吧! 逛雙年展,還可以喝啤酒?!有沒有搞錯。

來自哥本哈根的藝術家Superflex應驗了這樣有趣的想法,Superflex由Jakob Fenger、Rasmus Nielsen與Bjonstjerne Christiansen等人組成,他們的創作主題以經濟、民生條件與自我組織為主,這次展出的「台灣自由啤酒」表現出創意共享的概念,藝術家將配方與商標公佈在授權條款中,任何人都可以公開使用這款配方,釀造Free Beer。Superflex想藉此建立一種開放式的企業,而這次與北台灣麥酒有限公司合作,生產專屬的台灣自由啤酒,裡面還添加Superflex最愛的「瓜拉那」(Guarana),口感像黑啤酒般香醇。


捷運站裡的馬來西亞女傭

來自馬來西亞的藝術家黃海昌,擅用媒體裝置處理身分、地點、全球化與殖民概念,來到台灣他感受到外籍勞工的現象隨處可見,興起了一股創作慾望,這次展出〈馬來西亞女傭〉系列作品,運用攝影的方式,表現馬來西亞幫傭在台灣家庭中的各種角色,像是南丁格爾、太空仙女、瑪丹娜、女超人、聖母瑪利亞,以及古墓奇兵的蘿拉。在熙來攘往的捷運站月台上,空間的錯置感,加上攝影的逼真狀態,讓人不禁思索馬來西亞幫傭的處境,就像幫傭以女超人姿態帶著一位穿制服的小男孩飛躍藍天,神奇的力量,看似厲害,卻也令人擔心她們的處境。


啤酒工廠內的五角大廈
五角大廈出現在台北啤酒工廠!義大利藝術家Bert Theis這次為台北雙年展以現地製作方式,運用台灣常見的「竹子」作為建構素材,希望在雙年展中展出象徵和平與開放空間的〈亞洲五角大廈〉。一頭銀灰色頭髮的Bert Theis,笑說自己來台灣看到很多工地使用竹子當鷹架,但真的要在啤酒廠內建一座五角大廈,可是煞費苦心。這個不對稱的五角形架構,周圍以長椅圍繞而成,中央則是一個更小的五角形。鄰近Bert Theis作品的是黎巴嫩藝術團體Democracia的〈福利國家系列:摧毀貧民窟〉的錄像裝置作品,傳遞藝術家對邊緣族群的關注。

現地製作:NSK護照辦公室 如果說你擁有一份虛擬國家的護照,還可以自由通關,你是否對自己的國籍認同產生困惑?這是斯洛維尼亞國寶級藝術團體IRWIN發表的〈NSK護照辦公室〉,其概念是提出NSK State in Time(NSK時間國家),塑造一個虛擬的烏托邦國度,藉由這項創作計畫,呼應全球化時代下,人民對身份的認同。IRWIN還特別在台北的商業大樓中,設置護照申請的辦公室,從表格申請、大頭照拍攝,到最後的面談,過程相當逼真。藝術家還表示,先前在奈及利亞已有超過千人申請NSK護照,還有人持護照通關。



展中展:世界大一同 由奧地利策展人Oliver Ressler策劃,於北美館二樓展區展出《世界大一同》的展覽,聚集12位藝術家,以集體智慧的方式呈現一場全球化運動,從RTMark的〈阿基米德計畫〉以鏡子做為反抗的物件,以及Noel Douglas以鮮豔的海報、雜誌、旗幟與T恤呈現過去七年間的參與的社會運動紀錄,甚至還展出美國發送給駐伊拉克美軍的撲克牌,展區中央則是John Jordan的〈秘密造反小丑軍團〉,藝術家裝置一幅大帆布地圖,顯示高峰會週遭地區,社運人士抗議的活動範圍。


Art Wave 2 台北數位藝術節
超介面,漂流在無垠時空

由在地實驗Etat Lab所策劃的台北數位藝術節,以「─超介面Trans─」傳遞出電子科技與當代藝術之間的奇想火花,在此次展覽中,可以看見科技日新月異的同時,我們所生存的時空環境,跨越了各種有形與無形的介面,使得情感有了活化的版圖,而藝術打破了介面的限制,成為情感的新載體。

台北數位藝術節「─超介面Trans─」此次展覽邀請國內外電子藝術家,展現數位創作的力量,其中來自義大利的桑妮亞.希拉利(Sonia Cillari),美國藝術家傑德.伯克(Jed Berk),日本藝術家平川紀道(Normichi Hirakawa )以及韓國藝術家睦鎮耀(Jin-Yo Mok),透過各種媒材與形式表現超越介面的四大藝術主軸。

【如果你靠近我一點】 義大利藝術家Sonia Cillari,不僅是媒體藝術家,也是一名建築師。進入她的展場,就像遁入外太空的磁極,有種難以言喻的時空氣息;她將身體做為一種介面來研究,探索「身體─環境」的互動過程。〈如果你靠近我一點〉的展場即是一塊感應地板,中央站立一名表演者,其本身就是介面,參觀者隨意環繞表演者的同時,電磁場開始產生變化,像是天線接收到外來訊息,展場周圍兩面巨大銀幕,立刻反應這股電磁波動。 如果說每個人都有磁場,Sonia Cillari就是勾勒磁場變化的高手,進入展覽現場,安靜而無聲的空氣,伴隨著銀幕上拉扯變形的圖騰,流洩出詩意的味道,而觀眾其實都是潛在的表演者。

【自動光飛行船】 人類從古至今就嚮往飛行,科幻片中的飛行船也承載著我們的夢想,往無垠的天空疾馳而去。美國藝術家Jed Berk有股玩心,他將這樣的狀態設計成〈自動光飛行船〉,發展出略帶橢圓型的透明互動裝置,展場上一艘艘漂浮的氣船,像是一群外星生物,參觀者必須使用無線技術的操作或者skype才能捕捉到它的動向。藝術家將此裝置比擬為一種網路的親密關係,一但你與飛行船展開對話,就會影響它的飛行路徑。這件作品,也表達出網路世界的分享概念,並且呈現介面中的個體,如何適應彼此的關係。

【漂流網ver.-1】 數藝術的魅力在於穿越並透視各種可能,曾經獲得奧地利電子藝術節互動藝術傑出獎的日本藝術家平川紀道Normichi Hirakawa擅長電子媒材,塑造超越現實空間的感知情景。〈漂流網ver.-1〉提供一種新的方法來認識我們所處的數位世界,參觀者在展場上可以看到一整面銀幕,畫面不停出現光影交錯,與電子波長般的雜訊符號,而這正是平川紀道模擬全球網路版圖,是一座無止盡的海洋,島國日本就像媒介的存在,遠望沙灘上海洋的終端,搜尋虛無場域的一點視線。 凝視〈漂流網ver.-1〉,就像觀看水平線上的波動,期待飛濺起浪花,提供超介面的感官經驗。

【音樂圓柱】 如何保存一場音樂會的的美妙記憶,將那些流動在空氣中的音符,捕捉在當下生活裡?韓國藝術家睦鎮耀創作〈音樂圓柱〉傳遞那份美好且神秘的感官力量。這件作品看似獨立,猶如雕塑,靜止在展場中,實際上卻需要觀者與它互動,才能讓音樂盒裡的聲音,彈跳出來。觸碰,是第一步,參觀者撫摸LED燈,使它發亮並且發出特別的音階,圓柱緩慢的自動旋轉,你的手就是彈奏的器具。 這個裝置就像有記憶的個體,當你轉動另一端的把手,它就會自動彈奏那些剛才被撫摸的樂音,交織出愉悅的聲響。

【南方樂浪2:隱性時空】 這次在當代藝術館中,除了四位國外藝術家,表現超介面的創作火花,參觀者也可以體驗國內數位藝術團體──「朗機工」與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合作的〈南方樂浪2:隱性時空〉。此作品藉由聲音與視覺揉合出一種新的介面,讓Visual Sound的概念,表現互動的趣味性。隱性時空,很神秘,很感性,黑暗中流動的光點,與耳畔的樂音穿梭、交匯,像是流星劃破天空的感覺。整個作品即是一場數位表演,有聲音的,有視覺的,不同介面的互動,疊合出藝術的跨界美力。

本文刊載於《La Vie》雜誌 2008 10 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xm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