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多法人和媒體記者都忘不了,光學鏡頭龍頭大立光(3008)董事長林耀英,曾在2005年8月法說會上,為了業績成長和毛利率不如預期,以「實在很見笑」自嘲,懇切地跟大家道歉的畫面。

外界沒有看到的是,在法說會當晚的媒體餐敘上,一位買了大立光股票的資深記者在林耀英舉杯敬酒時,用挑釁口吻對他說:「怎麼這樣!獲利和預期差這麼多,股價都跌慘了!」林耀英當場臉色微變,沈默的喝下那杯酒。

2005年,大立光交出的EPS數字是14.93元,賺了超過1個資本額的好公司,卻因為未達到財測而低頭道歉,並接受各界不甚公平的質疑;2006年,大立光拿出EPS高達32.06元的成績單,證明林耀英堅持的經營策略走對方向,股價也從200多元大漲到700元以上。

重心移回台灣 追求高利潤產品

幼年時的林耀英,不愛交朋友,常常自己1個人玩、發呆想事情。某個炎熱午後,他在住家附近的芒果園撿芒果吃,突然天氣驟變,說時遲那時快,一道雷轟然打在林耀英的眼前,地面都燒焦了!與死亡只差分毫的他,卻面無恐懼的撿起芒果,然後往回家的路上走。

聊起這段往事,林耀英笑著說:「那雷真的很近,我卻不怕,可能是不知道怕。」孩提時的個性特質,也成為林耀英的企業經營特質:專注思考、不喜交際,面對環境巨變時,抗壓性強且無懼。

創業之初,林耀英便決定掌握自有技術,不靠購併和挖人,不管做什麼產品,都要求做到業界品質最好。這樣的堅持,讓大立光走出一條形象鮮明的路,在光學鏡頭廠商中,不但能包辦一線大廠訂單,毛利率和獲利也最高,唯一副作用就是有時候動作會「慢了一點」。

2005年就是因為良率轉換速度不如預期,影響接單,讓林耀英為獲利下滑道歉,為執行力不夠好道歉。而去年的金融海嘯,林耀英同樣還是認為問題出在「方向沒錯,但動作不夠快」。

3年多前,林耀英開始縮減大陸工廠的人數,將重心移往台中總公司,因為他認為手機的照相功能總會到極限,即使出貨量放大,但ASP(出貨單價)會不斷下滑,他要做的是量不用太大、附加價值提升的高利潤產品。這3年多來,大立光的人力從台灣占四分之一、大陸占四分之三,變成現在各占一半,總人數也從5000人降至2500人。

「回到台灣之後,成本反而降低!」林耀英說,他在台灣用自動化設備取代人力,盡量讓人才投入研發新產品,結算下來人力成本還不增反減,台灣這一半員工的產值,占總營收高達五分之四。只是,這些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在金融海嘯時面臨了考驗。



部分製程外包 提高產品推出效率

其實,去年是大立光出貨量最高的1年,但因為景氣急速下墜,價格也跟著急降,獲利反而衰退。林耀英沒料到會出現這麼嚴重的風暴,可是,當大家都在埋怨訂單消失的當口,他著眼的卻是:若大立光腳步夠快,及早推出高附加價值商品,就不會受制於降價。

「我開始思考不一樣的方向。不能什麼事情都自己來!所以,我決定在掌握技術的前提下,將15~20%的製程外包。」林耀英說,大立光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寧可全員加班趕工,希望自己控管所有流程,後來海嘯中不需要加班了,他也產生了這個新思維。

趁著人力較寬鬆的時機,林耀英分派更多人去專職負責新產品,希望等景氣回升時,能趕上進度,及時掌握商機。「大原則是,人愈少愈好,產品愈高價愈好。」林耀英說,景氣差,正好有時間加速練兵,他的期望是今年底技術練兵完成,等明年景氣回穩就用得上。

海嘯過後 仍會重返高成長軌道

林耀英在今年初法說會時說過,「帶給各位一個壞消息,就是沒有好消息。景氣可能要壞到2011年。」這番坦白言論引起全場法人哄堂大笑,隔天,大立光股價卻止跌,顯見投資市場對林耀英的言論已有信任感,他誠實告知產業真實狀況,反而讓人容易評估股價,不需猜測。「我的習慣是,錢拿到口袋裡才能說賺到錢。不過投資市場好像不太一樣,大家想聽到未來可能賺到哪些錢,我比較沒辦法這樣預估。」林耀英不斷交代,千萬別把他的言論寫得太樂觀,更希望新產品能等到量產之後,再公諸於世,才不會讓股東們期待過高。

不過,從大立光過去的軌跡可以看出來,這個低調又高齡的董事長,卻有最旺盛的企圖心,標準是至少超過1個資本額的高獲利。「這波海嘯過後,大立光還是有機會成為EPS 30元以上的公司。」這是今年他唯一說過最正面的宣示,卻透露了最深的內在意義!



林耀英:景氣雖冷 光學產業可發揮領域仍多

近期,隨著台股觸底後急漲,上市櫃公司對外發言也出現兩極化,有些廠商認為景氣春燕飛來,最壞的時間點已過去,甚至還透露「4、5月營收有機會創新高」,但林耀英依舊維持保守言論,打趣的說:「看法這麼樂觀的人,應該是想鼓舞人心吧!」

他認為,目前訂單能見度只有1個月,第1季業績也如原先預期的明顯衰退,出貨單價持續下滑中,「看起來,第2季確實訂單有點增溫,但若和去年同期相比,差異還是蠻大的。也許,景氣還會更壞喔!」林耀英紮紮實實潑出一盆冷水。

雖然從他口中很難聽到好消息,但他並不否認,產業內仍有正面的現象可留意。「總體手機數量會下滑,不過今年照相手機還是會成長,其中也包括Smartphone的帶動。」因此,能夠專精在照相手機上的廠商,不至於出現太嚴重的衰退。

還有就光學產業來說,能發展的範圍不少,不見得要繼續依賴手機。畢竟如他3年前就想過的:「手機相機的技術終會到頂!」當他現在已經在研發500萬至1200萬畫素的手機相機時,技術到頂的一天又更近了,所以林耀英將可能往監控、醫學、節能等領域邁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xm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