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雙年舞蹈節」是國際舞壇的重要盛會,每次的舉辦都吸引世界各地的舞蹈工作者與舞迷到場,一探最新的舞蹈趨勢。今年的雙年舞蹈節以「回顧與展望」為主題,將許多久未搬上舞台的經典大師舞作改編與重演,不但是要找回昔日的經典,更企圖要為它們在今日找到新的定位。本文除了介紹本屆雙年舞蹈節概況,更專訪藝術總監基.達梅,一談雙年舞蹈節的發展近況。
- Nov 03 Mon 2008 16:35
在小王子的故鄉 解放對舞蹈的渴望
- Nov 03 Mon 2008 16:33
古典掌中戲,誰是接班人?
堅守傳統本位的古典掌中戲,雖然是台灣文化的重要資產,但在傳承的路上,卻是風雨飄搖步履蹣跚。外台演出市場的萎縮,首先衝擊到的就是演師的養成,少了鍛鍊的機會,技藝的成熟更為不易。誰能來接班,傳承台灣的國寶藝術?文化當局怎能不深思!
- Nov 03 Mon 2008 15:58
一山可容二虎的年輕音樂廳——慕尼黑愛樂廳
座落於伊薩河畔的慕尼黑愛樂廳,是屬於慕尼黑為市民所建的綜合文化中心Gasteig的一部分。佔地兩萬三百千平方公尺的Gasteig,其中包含了五個廳,最大的便是愛樂廳(Philharmonie),可容納二千三百八十七位觀眾;其次是卡爾.奧福廳(Carl-Orff-Saal),擁有五百多個座位;其他三個廳較小,各可容納一百多位觀眾,可作為演出或會議場地。這裡,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音樂會、戲劇、舞蹈表演、展覽及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讓民眾充分享有多元的文化活動。
- Nov 03 Mon 2008 15:56
喜劇,藝術的烏托邦
文字 黎家齊
在里昂,這座位於法國中部,僅次於巴黎的法國第二大城市,有兩個常態性的大型藝術展演活動交替上演,分別是「當代藝術雙年展」(Biennales d'art contemporain)以及「舞蹈雙年展」(Biennale de la danse)。今年夏天登場的「里昂舞蹈節」,創始人暨藝術總監基.達梅說,他有個全新的嘗試,企圖讓舞蹈成為城市和街道陳設之一,希望大家透過舞蹈的熱情地來歡度這個節慶,交換肢體擺動的經驗。於是,想像一下,在舞蹈節展開的一個月期間,你只要步出家門,出外走走曬曬太陽,便可以和舞蹈不期而遇。這樣一種對舞蹈烏托邦式的想像,彷彿就在向我們宣告,舞蹈只是一種身體的經驗交流,每一個人不管高矮胖瘦,都該擁有跳舞的自由與權力;而藝術也不僅只存在殿堂,而是發生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屬於全民共享的嘉年華。
- Nov 03 Mon 2008 12:00
擺地攤的熬成二手名牌包大王
- Nov 02 Sun 2008 12:00
精算到0.0001元才叫成本
- Nov 01 Sat 2008 12:00
賺慢錢

划著舢舨,一趟只賺一角錢,金門幫靠這一角錢起家,最後壟斷南洋九成以上的舢舨業,進而攻進海上貿易,全新開展金門幫的企業版圖。獨立創業可以等上四分之一個世紀,錢來得很慢,但是像涓涓流水,一開始運作就會源源不絕,而且留得久。
- Oct 31 Fri 2008 16:00
生活,因簡單、用心而美麗。娜路彎第二代林均虹

我們相約在北美館雙年展,頭一次看到林均虹。她不論是嘴角、眼睛,或是笑起來,氣質都很像電影《芝加哥》、《料理絕配》中的凱薩琳麗塔瓊斯 ( Catherine Zeta-Jones ),散發著秋天暖陽般的魅力。
- Oct 31 Fri 2008 12:00
餐桌上學到的事 不輸學校書桌
- Oct 31 Fri 2008 08:00
複製英式古典殖民風格的四大元素

世界上最大殖民帝國─英國,殖民地領地遍及歐非亞美澳五大洲,有「日不落國」之稱,英式殖民風格也就變得包羅萬象,可看到許多國家的精品藝術,如何在居家創造英式殖民氛圍,可從傢具、傢飾著手,依照四大關鍵字找到學習入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