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直擊紐約舞台,逾百工作者精密的分工組合
(文)張世欣
即使演到第四千二百四十八場,「獅子王」歷久不衰的關鍵,就是不論幕前或幕後,工作人員都能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讓大人或小孩,永遠都可以在劇中找到令他們快樂和滿足的元素。
在紐約最繁華的時代廣場Minskoff劇院裡,燈光一如往常的在晚上八點轉暗,彷彿沉睡的夜幕,降臨在寬廣的非洲曠野上。

這是「獅子王」音樂劇在紐約百老匯的第四千二百四十八場的演出,這齣音樂劇今年八月也將來台首演。從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上演至今,「獅子王」一直是百老匯前五大賣座音樂劇,票房累計已達高達五億四千六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六十六億元)。

舞台上,具有先知能力的狒狒拉飛奇,用充滿原始野性的呼喚歌聲,劃破沉寂的天際。緩慢踩著高蹺、姿態唯妙唯肖的長頸鹿,從觀眾席通道走向舞台,大象和小象、以離心力盤旋的飛鳥群、舞者以木偶操作的花豹、齒輪原理推動的羚羊群……等,在榮耀之岩的壯闊景致之下,三、四十隻鳥獸齊聚在舞台上,向萬獸之王木法沙俯首朝拜。每一種動物的表演形態,都在考驗著觀眾想像力的極限。

下午四點,就在上演前的兩小時,「獅子王」的製作總監索席安(Doc Zorthian),到達Minskoff劇院,開始和全劇的一百四十三位演員、樂手、服裝、化妝造型師、戲偶操作員、木工師、電工技師、創意、道具和音響工程師一起工作,一年中有三百一十二天他們都是這樣拉開序幕。

一個人扮演十六個角色 花費一萬七千小時製作道具

從一九九七年「獅子王」首演時擔任助理舞台監督,到現在身為製作總監的索席安形容,舞台前的輝煌看似輕而易舉,「當你來到演出時的後台,才會發現幕後複雜宛如戰場。」

這裡有七百盞燈光,全劇使用的戲偶超過兩百個,包括仗偶、影偶和真實尺寸的人偶,呈現了二十五種不同的動物、鳥類、魚類和昆蟲,光是製作戲偶和面具就花了一萬七千個小時。

令人驚嘆的是,有的舞者全場必須飾演十六個角色之多,從羚羊、母獅、土狼、蝴蝶,到活動的「草人」,每一個場景不僅要穿戴不同的服裝道具,因應角色的不同,還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化上不同的妝。一百四十三位幕前幕後的人員來回交錯,索席安說:「舞者們不僅在舞台上模仿動物不停的奔跑跳躍,即使到了後台,大家更要快速變裝,重新進行下一個角色。」

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商周網站閱覽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348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xm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